2010年10月16日

Apple前CEO John Sculley:談Steve Jobs成功的祕密。

jobs_sculley.jpg



(以下為Cult of Mac「John Sculley: The Secrets of Steve Jobs’ Success [Exclusive Interview]」一文的翻譯,作者訪談了Apple前CEO John Sculley,並談論Steve Jobs成功的秘密與行事的法則。此文章為訪談的節錄,訪談全文可參考「John Sculley On Steve Jobs, The Full Interview Transcript」一文。


在1993年,Steve Jobs用了商業界最著名的一句話來招攬Pepsi總裁John Sculley:「你想用你的餘生來賣糖水,還是想要來改變世界?」

Jobs 與Sculley作為co-CEO(聯合首席執行官)共同營運Apple,融合了尖端技術(第一台Mac)、劃時代的廣告(著名的「1984」廣告影片) 以及世界級的設計。但是情況很快的開始惡化,在董事會議中為了爭奪控制公司的戰爭後,Sculley作了今日最知名的決策:逼迫Jobs辭職。
現在,Sculley首次公開談論Steve Jobs以及他成功的祕密。這是自從1993年Steve Jobs被迫離開公司後,Sculley首次接受關於Steve Jobs的訪談。

「在早期與Steve Jobs工作時,我學到了許多許多關於產品開發與行銷方面的經驗。」Sculley敘述: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如何在許多年之後,仍然堅持自己的首要原則。」

他接著說:「我看不出Steve的原則有任何變化 ─ 除了他現在執行的更好了。」
我與Sculley在Oakland機場附近的旅館大廳會面。Sculley在參加他的投資基金會議後,正等待返回東岸家中的航班。

Sculley最初並不願意討論他在Apple的前合夥人,同時提攜他、也是他的導師的Steve Jobs。
「在這段日子裡我沒有與Steve Jobs有任何接觸,他仍然為了22年前被趕出Apple而生氣,我也不想再激怒他。我在Apple的經驗現在已經是古老的歷史了,我必須繼續過我的生活,也不想在公開場合上出現。」

我說服Sculley說,我是Jobs的頭號粉絲,我也沒有興趣深究當年的往事。我只是想知道:「他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?」

在這90分鐘的訪談中,Sculley透露了Jobs的首要原則。以下Sculley所敘述的,是Steve Jobs創造偉大產品的法則。


1.優美的設計(Beautiful Design)

我 們都相信優美的設計,Steve Jobs尤其認為必須先從使用者體驗的觀點開始進行設計。我們過去從義大利設計師學習,觀察義大利的汽車設計師。我們認真研究了他們的汽車設計,他們的作 法、如何配合材質與顏色....等所有的一切。在當時的矽谷,沒有人這樣做過。在80年代,這是在地球上與矽谷最八竿子打不著的事。再一次,這一切都不是 我的主意。我會參與這方面是因為我的興趣與設計背景,但是這完全是由Steve主導。
許多人不了解的是,Apple並不只是一間電腦公司。這是關於設計產品、設計行銷與產品定位。


2.客戶體驗(Customer experience)

他總是從「使用者會有怎樣的體驗」來看待一切。使用者體驗要通過整個系統,無論是桌面排版或是iTunes。這同時也包含製造、供應鏈、行銷與實體店面。

3.沒有目標族群(No focus groups)
Steve說:「當大眾對以圖像為基礎的電腦完全沒概念的時候,怎麼可能去問他們圖形化電腦不因該是怎樣的?」沒有人曾經看過這東西。他認為給人看一台計算機,並不會讓他們對電腦往後的發展產生任何的概念,因為這之間的進步真的太大了。


 4.願景(Vision)

他認為電腦最終會變成消費性產品。在1980年代這是一個荒謬的想法,因為當時的人們覺得個人電腦只是大型計算機比較小的版本,這也是當年IBM的觀點。有些人覺得這更像是一台遊戲機,因為早期的遊戲機非常簡單,而且是連接在電視上玩。
但 是Steve想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。他認為,電腦將改變世界,而且將成為他所說的「思想的腳踏車(the bicycle for the mind.)」。電腦可以讓人擁有他們從來沒有夢想過的驚人能力。這不是在討論遊戲機,也不是在討論大型電腦越來越小....這是一個人的宏大的願景。


5.極簡主義(Minimalism)

讓Steve的行事法則與其他人不同的是,最重要的決策並不是你決定要做的事,而是決定不要去做的事。他是個極簡主義者。
他是個極簡主義者,並且不斷地減少事物到最簡單的水平。這並不是將他過分地簡化,而是將其變的容易讓人理解。Steve是一個系統設計師,他簡化了複雜性。


 6.雇用最好的人(Hire the best)

Steve有能力去接觸並找到他覺得最頂尖聰明的人。他在招攬人才時非常有魅力與吸引力,他讓人相信他的願景,甚至當時產品還不存在。他總是能延攬到他所知最好的人才。他親自招聘所有團隊內的人,而且從來沒有授權別人處理此事。


7.琢磨細節(Sweat the details)

在一方面,他進行著「改變世界」的宏大概念,而另一方面,他同時也專注於所有的細節。從實際建立產品、設計軟體、硬體、系統設計,甚至到應用軟體、連接的周邊產品...他總是堅持參與廣告、設計與其他任何的事情。


8.保持小編制(Keep it small)

另一件關於Steve的事,是他並不尊重大型組織。他覺得他們是官僚化而且沒有效率的。基本上Steve稱他們為「bozos(四肢發達,頭腦簡單的人)」。這是他對那些他不尊重的組織的專有術語。
Steve有個規則,就是在Mac團隊內永遠不會超過一百人的編制。所以,如果想要加入新的人才,就必須將另一個人拉出來。
這種思維是來自Steve Jobs獨特的觀察:「我沒辦法記住超過一百個名字,所以我只想要跟我認識的人在一起。因此,如果團隊大於一百人,這將逼迫我們採用不同的組織架構,而這種方式讓我無法工作。我喜歡的工作方式是讓我能接觸到所有的事情。」
透過我在Apple對他的認知,這正是他如何運作分工的方式。


9.拒收壞作品

這就像藝術家的工作室,而Steve就是大師。他四處走動、觀看每個作品並做出評判。在大部分的情況下,他的評判都是「拒收。」
工程師會將他寫的新軟體代碼給Steve看,Steve會看著它、將它丟回去並說:「這還不夠好。」Steve強迫人們不斷地提高對自身的期望。讓他們創作出他們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做到的事。
Steve會在魅力與激勵之間轉移,讓員工覺得他們是某種超棒事物的一部分。在另一方面,他會幾近無情地拒收他們的作品,直到他覺得已經達到完美的階段,足以收入其中。在此案例中即為Macintosh。


10.完美(Perfection)

能讓Steve Jobs與其他人不同,例如Bill Gates ─ Bill也是個聰明人,但是他從來沒有對高品味感興趣。他總是只對主宰市場有興趣。他會為了擁有那塊市場,而將任何他有的產品放到上面。Steve絕對不會那樣作,他崇尚完美。


11.系統思想家(Systems thinker)

iPod是Steve從使用者開始,一路觀察到整個端對端系統 ─ 這個作法的一個完美的例子。端對端系統總是伴隨著Steve。他不是一個設計師,但是他是一個非常棒的系統思想家。這是你無法在其他公司看到的。他們往往專注於他們的作品,而將其他的一切外包。
如果你看著iPod的狀態,供應鏈一路直到中國的iPod之城,這與產品本身的設計一樣複雜。整個供應鏈被要求相同的完美標準,就如同他們為使用者設計的一樣。這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來看待事物。


轉貼自 WA+ER

沒有留言: